振荡器与谐振器区别在哪里?

2025-10-21 21:59:37 晶振厂家星光鸿创XGHC

基本定义

        1. 谐振器(Resonator)

        谐振器是一种被动频率选择元件,通常由石英晶体、陶瓷或其他压电材料制成。它利用压电效应,当施加电压时会在材料内部产生机械振动,并在特定频率下发生谐振。谐振器本身不具备信号放大或维持振荡的能力,必须依靠外部放大器和反馈电路才能形成稳定的振荡信号。

        常见的谐振器类型包括:

        石英晶体谐振器(Quartz Crystal Resonator)

        陶瓷谐振器(Ceramic Resonator)

        2. 振荡器(Oscillator)

        振荡器是一个能独立输出稳定周期信号的有源电路。它由谐振元件、放大器、反馈回路、稳压和输出缓冲电路组成,能够在没有外部驱动的情况下产生持续的正弦波或方波信号。

        常见的振荡器类型包括:

        XO(晶体振荡器)

        TCXO(温补晶体振荡器)

        OCXO(恒温晶体振荡器)

        VCXO(电压控制晶体振荡器)

        MEMS振荡器

工作原理

        1. 谐振器原理

        谐振器的等效电路通常由一个串联谐振支路(Lm、Cm、Rm)与一个并联电容 C₀ 组成。
        在特定频率下,晶体的电抗呈现极小值(串联谐振频率 fs)或极大值(并联谐振频率 fp)。当与外部放大器组成反馈网络时,可以形成自激振荡。若无外部放大器,谐振器无法自行产生信号,因此属于被动元件。

        2. 振荡器原理

        振荡器基于巴克豪森判据实现振荡:

        环路增益 ≥ 1;

        总相移 = 360°。
        通过放大器和谐振元件形成的闭环反馈系统在特定频率下满足上述条件时,会产生稳定的自激振荡。
振荡器内部通常加入稳压、温度补偿、频率控制等电路,以提高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和精度。

SMD2016振荡器

项目谐振器振荡器
电路类型被动元件有源电路
主要组成压电晶体 + 电极谐振器 + 放大器 + 偏置 + 输出电路
是否能自激振荡
输出信号无(需外部电路)方波或正弦波
工作原理利用谐振特性满足振荡条件的闭环系统

结构对比

项目谐振器振荡器
电路类型被动元件有源电路
主要组成压电晶体 + 电极谐振器 + 放大器 + 偏置 + 输出电路
是否能自激振荡
输出信号无(需外部电路)方波或正弦波
工作原理利用谐振特性满足振荡条件的闭环系统

性能差异

性能参数谐振器振荡器
输出形式无直接输出方波 / 正弦波 / 差分信号
稳定性取决于外部电路稳定性高,内部控制
频率精度一般(±20~±100ppm)可达 ±0.1ppm(OCXO)
温度特性无补偿可内置温补或恒温控制
启动时间取决于电路设计较短且一致性好
驱动能力可直接驱动负载
成本较高
体积稍大(因内部电路)
设计复杂度高(需外围电路)低(即插即用)

应用场景

        谐振器
        适用于成本敏感、频率要求中等的电路,如:

                微控制器外部时钟(MCU时钟源)

                蓝牙、遥控、家电控制电路

                低频RTC(32.768kHz)电路

        振荡器
        适用于要求高稳定性、高精度、低相位噪声的系统,如:

                通信设备、服务器、交换机

                工业控制与车载系统

                卫星通信与测试仪器

                高速数字系统(FPGA、ADC、DAC)

选型要点

        是否需要独立输出信号
                若需要直接输出标准时钟信号,应选择振荡器。

        是否具备外部振荡电路
                若系统中已有放大反馈电路,可使用谐振器。

        频率稳定度要求

                ±50ppm以上 → 可用谐振器

                ±10ppm以下 → 建议使用TCXO或OCXO

        温度范围
                工业与车载应用需选择宽温范围振荡器(如 -40℃~125℃)。

        相位噪声与抖动
                通信与高速系统需选低相位噪声振荡器。

        成本与空间限制
                若预算有限且对精度要求不高,谐振器是经济方案。

典型电路示意

        谐振器外部振荡电路示例

MCU 内部放大器 + 晶体谐振器 + 负载电容(C1、C2)

                常见于单片机系统,如 12MHz、16MHz、24MHz 晶体。

        有源振荡器模块示例

        内部包含晶体、放大器、稳压电路及输出驱动,可直接输出时钟信号

(CMOS/LVDS)。

发展趋势

        谐振器向小型化、高稳定方向发展,如 2016、2520、3225 SMD 封装。

        振荡器模块集成度提升,出现可编程振荡器、超低功耗MEMS振荡器。

        车规与工业市场对温度性能要求提高,TCXO与OCXO需求增长。

        高频、高速系统广泛采用差分输出振荡器以降低抖动。

项目谐振器振荡器
性质被动元件有源模块
是否输出时钟
稳定性依赖外部电路内部保证
成本
适用场景成本敏感型系统高精度时钟系统

        谐振器:适合成本受限、频率精度要求不高且系统内已有振荡电路的应用。

        振荡器:适合对时钟精度、稳定性和输出能力要求较高的系统。

参考参数范围(常见封装)

类型典型封装频率范围稳定度温度范围
石英晶体谐振器2016 / 2520 / 32251MHz~50MHz±20~±100ppm-20~+70℃
XO2520 / 3225 / 50321MHz~160MHz±25~±50ppm-40~+85℃
TCXO2520 / 3225 / 705010MHz~52MHz±0.5~±2ppm-40~+85℃
OCXODIP / Metal Can5MHz~20MHz±0.01~±0.1ppm-40~+85℃
电话咨询
邮件咨询
晶振类目
QQ客服